法治时空(http://www.ghwshi.cn/):做足热带特色打造高效品牌
做足热带特色打造高效品牌
本报记者操戈邓卫哲
已经连续举办18届的海南冬交会今年正式步入“成年”,展会规模和品牌影响力日趋成熟,1680家国内外企业参展、394亿元成交额的成绩,实现了海南省省长刘赐贵提出的“规模更大、效果更佳、更具特色”的目标,做到了让农民种有目标,卖有对象,销有市场。
海南省农业厅副巡视员张健见证了冬交会18年的发展历程,展出农产品由几百种到上万种,布展规模从4000多平方米到8万多平方米,参展客商从小商贩到大型采购集团,影响范围从广东雷州半岛到“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参展商品从鲜活农产品到高端养生品……
“冬交会之前只能算作农产品交易,现在则变为综合性农业产业发展交流平台。”说起冬交会,张健的话匣子一下子被打开。在他看来,冬交会的变化不单是由原始初级产品向精致品牌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更是从单纯的农产品交易向农业科技、理念、信息、产品等展示交流综合平台的转变。冬交会的18年发展,正是海南农业转型升级的历史印证。仔细分析冬交会这些年的变化,我们不难看出海南农业未来发展的路径,“做足热带特色、打造高效品牌”。
以亩产论英雄,调整产业结构
谈到海南农业,多数人能很快想到“冬季菜篮子、果盘子”,但却少有人能说出几个具体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海南农业守着国内少有的热带光热资源,却受规模小、总量小、较分散等因素制约,一直没能实现产值效益最大化。对此,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去年在三亚调研时专门定下了“以亩产论英雄”的农业发展基调。
海南省农业厅今年的一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海南种植业中面积超过10万亩的产业有13个,从2014年综合效益看,亩产纯收入高于5000元的产业2个,分别是香蕉、胡椒;亩产1000-5000元的产业5个,分别是槟榔、冬季瓜菜、菠萝、芒果和荔枝;1000元以下的产业6个,分别是花生、椰子、番薯、甘蔗、水稻、橡胶。
这份调研报告总结称,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整体效益不高,是海南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农业种植业产业布局不合理,特色产业规模不大,“小而全”的问题比较突出,区域性主导产业相对较少。二是低效产业仍占较大规模,亩均纯收入600元以下的产业种植面积667.7万亩,占全省年播种面积的50%左右。三是产业链条有待延伸,农产品加工业仍是“短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仅占全国的0.2%,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0.29∶1,全国为2.1∶1,相差了7.2倍。
针对这一现状,有关农业专家认为,今后冬季瓜菜将不是海南优势,北方大力发展大棚设施农业后,海南瓜菜的反季节优势越来越弱;受地缘位置和物流影响,海南常规热带特色水果优势受限;海南做大宗农产品加工也没有优势,产品总量不够,深加工厂商吃不饱,应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产品加工。
毋庸置疑,海南农业未来发展方向一定是适度规模化的现代农业,但种植品种选择上必须注重几个特点:适合热带地区种植,抗台风,高附加值,易加工,耐储藏,最好是保健养生产品。
海南省农业厅的另一组数据有效证明了这一论断。除规模10万亩以上的大宗产业外,近年来,海南发展了一批新型特色产业,包括莲雾、哈密瓜、圣女果、绿橙、福橙、蜜柚、火龙果等热带特色水果,还兴起一批诺尼、灵芝、牛大力、山柚茶、辣木、金钗石斛、益智、针叶樱桃等热带特色养生产品,亩均效益都在5000元以上。
今年的冬交会,记者发现各展馆的热带特色农产品制品明显增多,且销售火热。
在冬交会海口馆,海南双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牛大力产品很受欢迎。负责人苏文珍介绍,牛大力为海南本地特有物种,主要有强筋壮骨、清肺、治疗风湿关节痛等功效,海南本地居民常用来泡酒、煲汤。
“由于只要地下的根部,因此几乎不受台风影响,且年份越久越贵,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也较小。”苏文珍算到,牛大力每亩年纯收入为1.8万元。另外,还可以发展林下养鸡,又是一笔收入。
市场引领种植,通过冬交会参展农产品结构的变化,我们不难看出,海南农业正在由效益定品种,向加工要产值,逐步向热带特色高效农业转型。
加强组织化,创新产销模式
由于远离销地市场,海南农民几乎每年都会受农产品滞销影响,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做农业的时代已经很难应对市场风险、保障农业丰产又丰收。因此,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等适度规模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便成了近几年冬交会的参展商主角。
在解决如何提高农民组织化方面,有专家提出,成立农产品单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农产品由合作社统一营销。专业人做专业事,农民只需做好自己最擅长的种植,其他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农产品单品联合社运营可采用国际通用的惠顾返利模式,农民按照对合作社的贡献多少获取相应分红,鼓励多劳多得。政府资金则不单独扶持哪个企业或合作社,而是以入股联合社的方式,将资金集中用于农户基本无力完成的品种研发、标准制定、深加工、仓储、营销等环节。
斌腾村位于海口市新坡镇羊山火山岩地区,土地石漠化严重,几乎无法种植。2013年,海南石斛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当地村民合作,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由公司提供种苗、技术和管理,解决市场渠道,合作社以现金、劳力、土地租金等形式入股,将当地大片的火山岩荒地变废为宝,种起了金钗石斛。
海南石斛公司营销总监彭遂融介绍,羊山地区的火山岩表面均匀布满气孔,而气孔有利于石斛根系附着,经过大胆尝试,终于成功在全国首创了在火山岩上种活金钗石斛的奇迹,而且当地火山岩富含硒元素,更是增加了石斛的药用功效。彭遂融告诉记者,金钗石斛可连续采摘13年,种植3年后达到丰产期,每亩鲜条产量300多公斤,按每公斤保底价60元算,每亩产值达2万元。
政府帮农民卖农产品也是职责所在。在拓宽销售渠道方面,专家建议:海南首先要做好家门口每年4000万人次进岛游客的文章。政府应学习泰国蛇产业园发展模式,建立海南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由每个单品联合社在内常设销售机构,要求所有旅游车必须进入。游客在买到货真价实的特色农产品时,还能了解热带农业知识。
海南农信社作为支农的主力军,既有资金优势,又有与农民血脉相连的优势,目正在打造一个海南优质农产品线上销售平台。线下可以把常年与海南有合作的运销商结合起来,只有线下线上结合起来,才能真正降低电商运输成本和保鲜损失过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