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时空(http://www.ghwshi.cn/):焦点·重庆晨报数字报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正摆脱低端竞争格局,中国制造正在向中高端迈进,“工匠精神”正是中国制造亟待补上的“精神之钙”。
工匠精神,是生产、设计者在技艺和流程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以质量和品质赢得行业领先和消费者信赖的精神。工匠精神体现了一种踏实专注的气质,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钻劲背后,是对品牌和口碑的敬畏之心。据新华社
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要补的“精神之钙”
“工匠精神,我认为还是智慧的象征”
如今的隆鑫,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摩托车制造企业,隆鑫控股旗下的公司涉及多个行业,不少还是上市企业。
但其工业板块,有关摩托的故事,一直都在更新。其中与宝马合作的故事,如一部“连续剧”般不停地上演续集,并持续了11年。
隆鑫和宝马的故事
“坚守还得懂借智”
2005年,隆鑫与宝马公司牵手,成为650cc摩托车发动机供应商和全球战略伙伴;8年之后与宝马再度携手,签署了双缸大排量发动机的长期供货协议。
一年前的这个时候,隆鑫通用与宝马合作的大排量踏板车整车项目启动,双方的合作从单一的发动机总成升级到摩托车整车。
“一家全球知名的企业,为何愿意与地处中国西部的隆鑫合作?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在我们身上看到了一种工匠精神,隆鑫通用企业有德国企业的影子。”涂建华说。
涂建华坦言,最初与宝马合作生产发动机,单就这一业务来讲,有些年还出现了亏损。“不过,我们看重的是,德国宝马公司给我们带来的工艺质量和管理水平,10年学习,不断提高。”
“反过来讲,通过这么多年的合作,宝马公司也能感受到我们做事情专注,不断精益求精,极具工匠精神,所以后来有了进一步、深层次的合作。”
涂建华说,与宝马公司的合作,为隆鑫的转型升级和新型工业化,进入全球汽摩零部件领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涂建华说,通过一年的布局,今年隆鑫造宝马摩托车将进入量产准备工作,2017年实现量产。
“实话说,对于隆鑫通用来讲,代工只是小儿科、小学生作文水平,合作研发才是处于研究生水平的隆鑫通用该做的事。”
涂建华说,隆鑫宝马项目是隆鑫公司全新开发的,隆鑫参与工业化设计、满足欧Ⅳ标准的大排量踏板摩托车,主要用于城市休闲代步,并针对宝马的全球市场进行销售(包含中国市场),预计量产后年产能将达到1.5万台左右。
“在我看来,匠人精神,还得懂借智。”涂建华说。
经济形势的影响
“有好产品有市场日子不难过”
有人说,2015年很多企业的日子都不好过,2016年又将是经济最困难的一年。
“可做企业的我们哪一年不困难?怕困难就不要做企业了。我相信,只要你坚持,只要你专注,最坏的时间往往也是最好的机会。”
在涂建华眼中,2015年并非最好的“经济时间”:2015是经济形势跌宕起伏、风云变幻的一年,股市大起大落、楼市两极分化、大宗商品深度下跌,存量与产能过剩,实体经济增长缓慢……
但在这样一个经济形势下,隆鑫各产业积极拓展新市场,并取得较大突破。隆鑫通用与宝马的合作由发动机制造上升到整车制造,通机产品正式进入军供领域,电动车业绩同比实现倍增,智能电源产品也进入通信行业应用。
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根据隆鑫通用2015年的业绩快报,隆鑫通用实现了收入增长。其中,出口业务收入占全部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48%,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7.67亿元,同比增长25.64%。此外,瀚华金控融资渠道、金菱汽车集团销售网点等也都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这其实是隆鑫多年坚持主业赢得市场的回报。”涂建华说。
隆鑫放弃地产因为不擅长
“游得太远不一定能够回岸”
无论是与宝马合作,还是隆鑫这些年的发展,与涂建华身上的工匠精神以及团队的专业专注不无关系。
“20多年前,我是一名产业工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名工匠。当然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有这种专注的工匠精神。”涂建华说。
涂建华回忆,自己创业时办过预制板厂、金属拉丝厂,一直都没打开局面,直到1993年认准了摩托车发动机制造行业。不过那时,他既无技术又无人才更无资金,是个“三无产品”。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遇到的这些难关,其实也是一种机遇。”
针对不少制造业企业投资房地产等现象,资本趋利是天性,但如何投资有考究。
“不是每一项投资,都那么完美。”涂建华说,隆鑫曾经也做过地产,而且持续了10来年。那些年,正是地产行业风生水起的时候,也是地产企业最辉煌的日子。富豪榜上不断刷新的名单中,都有房地产老板的身影。
“那10年,住宅、商业、旅游各种地产商品我们都做过,但也一直在调整。到了前两年,我们干脆决定抛售这一板块。从现在的形势来看,这是明智之举。”
涂建华坦言,隆鑫做地产属于跨界,房地产并不是隆鑫最擅长的领域。
“经营投资最忌讳什么?其中有一点就是,不擅长的领域最好别去碰,因为游得太远,你不一定能游到岸边。而且途中还可能有各种预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毕竟,你是企业家,是人,不是水中的鱼儿。”
如今,隆鑫控股旗下的渝商投资集团,涂建华是掌舵人,也是他平时工作时间花得最多的地方。“才接手的第一年,没有找到好项目之前,一分钱也不敢花。后来之所以选择收购上市企业齐合天地,除了公司前景好外,再生能源领域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行业。”
“隆鑫通用如此,渝商投资亦然。”涂建华说,未来渝商投资集团还将在全球再生资源行业落下一枚又一枚的重要棋子,真正把这个行业做透、做实、做强、做大。
特派记者 任明勇 刘波 杨野 北京报道
图/特派记者 甘侠义
“一个好的工匠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
在很多人看来,郭向东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但是,郭向东自己却更希望别人说他是一个“建筑师”。“我不太会做其他生意,但是我会造很好的房子。”郭向东笑着说,自己在建筑行业打拼18年,错过了不少“好生意”。尤其是这两年,有不少发展得很好的企业老板找到他,希望他能投资,一起合作。但最后,郭向东都婉拒了。“我不太懂他们这个行业,所以在我懂之前,我还是先做好我懂的事。”
寂寞
同行都转行了
他依然坚持做建筑
“一个好的‘工匠’,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不怕‘阵痛’。”郭向东这样理解工匠精神。
这几年,郭向东的“寂寞感”越来越重。建筑企业纷纷转行,开始做新兴产业或高技术产业,郭向东依然坚持要求自己集团旗下的三大建筑企业,把建筑业做好做强。
“别人都在忙着做其他的了,我为什么还要坚持做建筑?”郭向东有时也会这样问自己。在他看来,建筑业是自己集团安身立命的根基。
郭向东说,这个根基在企业逐步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从来没有动摇过。而且,他努力地提升建筑水平、能力,让建筑业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根深蒂固。“就像两个人一起上山打野猪,有人开了第一枪,发现野猪没有被打死。扔下枪跑的,绝对吃不到肉。”郭向东说,留下来的人拿起菜刀,把野猪杀死,才有肉吃。
“逆境中坚守,困难中顽强。”郭向东认为,这样的“工匠”才会不断造出好东西,才会有收获。
诱惑
好多赚钱的机会摆在面前
他迟迟不接招
这两年,郭向东放弃了很多赚钱的机会。“那些我没有能力做的,条件还不成熟的,我坚决不去做。”郭向东解释说,自己不是不想赚钱,但钱怎么赚,最后能不能赚到,他心里没底。
“说白了,就是这件事我还没搞懂,而在搞懂之前,我是不会去做这件事的。”郭向东开玩笑说,因为不懂的事有点多,所以这两年他有点“OUT”了。
去年年底,一家发展得很好的网络平台公司找到郭向东,邀请他入股。“说实话,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个很好的机会,因为这家公司发展得很快很好,在很多人看来,投资它就是等着‘捡钱’ 的事。”郭向东坦言,自己当时也有些心动。
为此,郭向东还专门在这个网络平台上注册了账号,试用了几天。但最后,郭向东还是婉拒了这次邀约。“在网络方面,我真的是个‘外行’。”郭向东对来自新兴产业的诱惑,一直保持着冷静的心态。
阵痛
调整产业结构
他给建筑“升级”
事实上,坚守“老本行”的郭向东也一直想着改变。“就像你做火锅生意,火锅的味道不变,但卖的菜品越丰富才会越赚钱嘛。”郭向东打比方。
在建筑行业,郭向东不仅仅是单纯的建造建筑,而是让这些建筑有更多价值。从建筑业到房地产业的开发,到商业运营,郭向东在建筑的基础上赋予了建筑新的经济增长点。
面对目前建筑行业普遍面临的业务规模萎缩、盈利水平下降等问题,郭向东正在积极尝试传统产业结构调整。“结构调整并不等于都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或者高科技产业,更不等于放弃或否定传统产业。”
郭向东认为,只要加强经营创新与优化管理,加强资源整合利用和优势嫁接,像建筑业这样的传统产业也同样可以焕发生机。“这个过程可能会有‘阵痛’,但是只有不怕‘阵痛’,才能专心建造出一座稳固的梦想之城。”郭向东说,自己正在做一名“不怕痛”的建筑“工匠”。
郭向东探索“金融+建筑”的经营模式,给建筑“升级”。郭向东发挥在建筑业方面的优势,结合库存资产与新东方教育集团合作,打造教育产业项目,在国内首创文化教育综合体。
同时,郭向东还在南川金佛山建设农旅文化体验园项目,开发建设以建筑为基础的茶产业、旅游观光、农耕文化体验、养老地产、互联网文创等项目。郭向东说,建筑业的根基让企业的发展如虎添翼。
特派记者 杨野 刘波 任明勇 北京报道 图/特派记者 甘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