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字号:默认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10家中小企业借“数”转型,“长沙范式”加速形成

【访谈】富士康现在的自动化已经做到什么程度?

2016-05-24 11:14 出处: 人气:  评论(0

  记者:但我也看到,在富士康内部,曾有31.3%的员工和主管在调查中担心,未来自己的工作会被机器人取代,这会发生吗?

  戴家鹏:不管是服务业还是工厂,有些人在不了解情况的时候,都会担心自动化会让自己丢掉饭碗。面对这个现象,我们应该要有这样一种心态:如果我工作做得不好或附加价值容易被取代,这是会发生的,要担心的不只是工厂里的工人,还有白领。

  刚开始推动自动化的时候,工厂主管并不乐意看到机器人取代人工。但是2008年前后,缺工严重,尤其是在打磨抛光这些工作环境不好的工种,很难招到或留住人。于是,工厂主管便只能主动找我们,用机器人去代替人工操作。慢慢地,这些工作就由机器人来做。

  每个产业都要保持竞争力。如果竞争力不够,这个产业就可能会消失。这就好像纺织业,以前在广东和沿海,现在去了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记者:我们现在也看到,许多制造业工作正在向人工更低的东南亚,甚至非洲转移,这是不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戴家鹏:不一定,这个要看行业和工作性质。中国本身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有很强的消费能力,而且中国也有一个比较完善的供应链。现在,国家希望提高人民工资,让大陆民众有能力消费。只要有消费,就会有市场,有一些行业就能就近留在中国。

  以前,美国的工业也经历过类似情况,从北部和中部迁去南部,再搬去墨西哥和中国。当时,美国又何尝不想通过自动化来保留这些工作?但那时候的自动化效益还不够显着,所以没留住。

  现在,中国的工资成本已超过墨西哥。中国当然希望,能把这些工作机会留在国内。现在的不同之处在于,自动化技术及效益已经比二三十年前好很多。

  记者:那么,富士康在做自动化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戴家鹏:人跟机器一起工作,有好处,也有不合适的地方。虽然我们很多人认为,这是不错的做法,可是要真正执行起来,考虑的还是整体效益。工厂管理者要对生产效益和管理方式负责。如果管理者觉得,投资大量的自动化生产设备会影响效益,当年赚不了钱,那他可能就不会投资。这是工厂管理者需要承担的风险。这种情况在工业界普遍存在。

  另外,自动化应用于组装的40年来,尽管机器人技术一直在进步,但还是没法完全取代人工。人除了会组装以外,还有各种感觉,所以有些工作,由人来做比机器做要便宜。人还有很好的弹性,可以很快切换去做另一项工作,机器人就没有这种灵活性。

  记者:你从1978年进入美国通用汽车就开始接触机器人,在你看来,未来的机器人产业会是什么样的?

  戴家鹏:在这个领域,我认为,更适合说自动化,而不是机器人。因为机器人只是自动化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接下来,机器人的商业模式都可能会变。现在的机器人公司主要供应机器人产品。但未来,智能化和软件会更重要,而机器人则变成辅助。

  工厂有大中小之分,做法会不一样。但所有工厂的信息化程度都会有所提升。在大工厂里,很多生产的数据会传输过来,进行快速分析,形成生产决策,这会是未来工厂的一个重点。现在,很多公司做的还都是机器人的硬件,背后软的信息这块的技术和服务,未来的工厂可能会更看重。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加入我们|投稿反馈 邮箱:28175754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