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时空(http://www.ghwshi.cn/):舆情监测中心
【舆情综述】
【舆情事件】
1.高材生离奇死 删帖遭猜疑
2.官微两度发声 难释其中蹊跷
3.众媒体齐上阵 舆论共逼真相
事件持续发酵以来,网络充满猜测的喧嚣。以《新京报》、财新网为代表的都市类媒体,第一时间对涉事医院、足疗店等涉事现场进行采访,并对警方、当事人家属、专业人士等多方信息源进行交叉核实,最大程度地推进事实澄清。
这一阶段,各大媒体反应迅速、追踪及时,短时间内以不同角度的报道、评论集体发声,正确地引导了舆论方向,使网络舆论很快摒弃了非理性的情绪宣泄,投身于对事件真相的关注。
4.衍生舆情多发 聚焦法律问题
同日,财新网刊发报道《陈光中谈雷洋案:建议最高检督办北京市检主导》,《新京报》刊发法学专家洪道德的专访,认为警方作为当事方,已不宜参与披露案情,建议检察机关对该案进行调查并公布最终结果。
5.法律监督程序启动 公众坐等结果
案情走向四种预测 对话专家证人》等报道传播较广。
【舆情解析】
1.“标签化”传播引发全民断案潮
从和颐酒店女子遇袭事件到魏则西事件再到雷洋案,知乎这一知识型问答社区开始成为重大舆情发源地。同时,消息发布者谙熟社会舆论心理,用“人大硕士”“初为人父”“环境专家”“热爱生活”等关键词为死者打上标签,与“接机却是嫖娼”“警方执法宣布离奇死亡”等产生巨大反差,让网民以此拼凑成一个戏剧性迷局。这种“标签化”传播迅速推动公众产生刻板印象,认为“警方暴力执法导致无辜青年死亡”。在舆论长久以来形成的对警方不信任的基调之下,公众、媒体自发进行细节发掘,而流传的诸如“手机信息被删”“执法记录仪刚好没带”等细节,更放大了公众对于阴谋论的想象空间,形成一股全民断案的热潮。
2.冷处理方式刺激舆论逆反情绪
3.议题焦点失察难以形成对话
吊诡离奇的死因、扑朔迷离的真相、各方说法的矛盾、权威信源的缺失,这些都让事件在刚刚曝光时,雷洋“被嫖娼”“被猝死”等阴谋论甚嚣尘上,也造成了舆论场各种言论的纷繁缭乱。一开始警方也主要就“嫖娼”等问题重点作出回应,但是随着事件被逐渐还原,公众的愤怒情绪有所下降,更多的网民越来越趋于理性,质疑焦点转为是否存在执法过度以及雷洋的具体死亡原因等关键性问题。这一过程中,生命权利的保障逐渐成为舆论共识,而相关部门依旧将主要精力纠缠于此前的嫖娼议题,令官方与民意处于不同的平台之上,难以产生共同的对话机制,导致政法机关未能跟进舆论场诉求变化,令危机程度不断加深。
4.情绪化表达隐含移情效应
公众如此热切地关注此案,是因为很多人多多少少在雷洋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正如有媒体评论指出,雷洋身上有着鲜明的中国式奋斗的烙印:从乡村奋斗考入著名高校,本硕连读后有份体面工作,娶妻生子、安家落户,成为所谓“中产阶级”的一员,然而这些努力却在一次出门后变得灰飞烟灭。移情效应产生强烈的代入感,促使舆论不断追打警方给出真相。其中更是隐含了对于强势公权力的担忧和对于自身权利保障的焦虑,进而演化成网络上的情绪化表达,从个人转变成群体、从个案上升为现象。
……
(全文阅读请参见《政法舆情》201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