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时空(http://www.ghwshi.cn/):高考高分作文必须跨越的两个槛(附时政四篇)
新东方在线 杨洋
相信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感受,考试作文往往写得还不错,但是始终难以拿高分,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作文流于简单、极端的赞美或批评,二是大部分同学缺少对于现实的关注,从而使作文缺乏深度。本文中,新东方在线杨洋老师将为大家讲解这两个高分门槛的应对策略,最后附上了四篇人民日报的优质文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从我批阅的大量文章看来,即使那些优秀的学子,也往往在两点上陷入写作的瓶颈。
一是,“兴观群怨”,是为文古法,但绝大多数文章是太多“感”而太少“观”。观察、感受、思考三足中只留有“感受”,使文章流于简单、极端的赞美或批评。然后,再接上几则相关的例子,喊几句绝对正确的口号,一篇文章也就凑满了字数。这种思维匆忙、简单的文章虽然并不跑题,可以在考场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但想拿高分却极不现实。于是,很多学生穷尽手段更新素材、换用例子,但本质是“换汤不换药”,分数很难有飞跃式提高。真正在作文中大有进益的学生,一定关注好文章的思想、思路。这也正是阅读理解题为什么反复考查作者的思想感情、创作目的这些题目的原因。毕竟,思想感情才是一篇文章最有价值的所在,其次才是素材例子、手法方式。这四篇选文都对于社会现实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虽然这些主流观点难免一些说教气,但其微言大义之思及正反博引等法,的确值得大家阅读学习。这些文章,比阅读一些心灵鸡汤、励志寓言,更能培养年轻人坚定沉着的气质、冷静思考的能力。
二是,很多学生不关注现实,不仅是懒于关注,甚至是不屑于关注。他们认为,写一篇好文章的背后不过是多说诗词歌赋、小说戏剧。学生们会背韩愈的《师说》,却很少有人读过《论佛骨表》;他们欣赏苏轼的“大江东去”,却从未听过《刑赏忠厚之至论》;他们熟读古诗人的诗词名句,却不了解古诗人熟读的四书五经。所以,写文章在很多学生心里,就是抒发私情,甚至是抱怨。这种情况的造成,与我们的课本选文,教师的教学思想、方法有着直接的关联。其实,写文章不单为抒发花前月下的感伤,也应有忧国忧民的远思;写文章不只是抱怨怀才不遇的幽愤,还可以有壮怀激烈的奋发。然而,我们在诗与文的教学中,常常使学生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是“达则兼济天下”,一个是“穷则独善其身”——这也是古贤人留给我们的精神难题。但不要忘了,古贤人往往是在现实的成长中于儒道释之间转换过渡,而不只是孤立地选定某种人生方案。但似乎,对于现代人只有两种固定选择:要么做愤青,每天在网络上喷社会现实、中美关系;要么做文青,不关己事高高挂起,躲进小楼、小时代读点纳兰性德、仓央嘉措。这种非左即右、非出世即入世的态度,恰恰暴露了我们思考和选择的极端。而这种非此即彼的极端性,自然而然地使我们在读书时只愿投己所好,在写作时只有司马迁、苏轼,而缺少对历史和现实真正的思考省察。
关注现实,是每一个公民的职责,读时评不为钻营觊觎,而是要有一种眼光和胸怀。现实的眼光,能让我们更深入地解读题目和问题;现实的胸怀,能让我们更广阔地面对问题和展望未来。
正因如此,杨老师为大家选择了四篇《人民日报》的文章,配以思路的简析,想必读后对于大家在考场上的眼光和胸怀都有增益。
其一 参照例题——独立命题
今天,网络给了我们更多独立发言的自由。每一个人都可以运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表达自己的看法。然而,一件好人好事也会引来无端怀疑,一项新规新政也会招来各路批评,一些私事私情也会遭到各种非议,甚至连经典、英雄也成为了简单、无理揶揄嘲讽的对象……如何善用“批判精神”来面对现实和传统,成为了我们共同面对的问题。
结合以上社会现象作文,不要套作材料。
有“批判精神”,也要有“建设心态”
曾有人说,批判精神,是呼唤进步的闪耀火花,它证明至少我们还没有沉沦;批判精神,是追求真理的神圣之光,它证明至少我们还没有堕落;批判精神,是面向未来的热切向往,它证明至少我们还没有绝望。
[欲擒故纵:欲予批判先予理解,欲予赞美先谈不足。从科学到哲学到历史,分类列举证明批判精神的价值,行文有条不紊]
如果说问题是时代的呼声,那么批判则是对这呼声的回应。在认识论层面,批判是认识问题的逻辑起点;从方法论角度,批判为解决问题、推动进步提供了契机。然而,仅仅有批判精神,混沌的世界是否就一片澄明、丛生的问题是否就迎刃而解?
比批判更进一步,费尔巴哈贡献了唯物主义的思想武器,哥白尼勾画出太阳系运行的真实图景。中国共产党人的态度,毛泽东说得清楚:“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明确地提出观点:单纯的批判无益,应将批判与建设结合]
社会总有不完美,值得批判的事情岂止车载斗量。13亿人口的中国,快速发展的转型期,有问题,甚至有很多问题,都再正常不过;即便是已经“熊抱”现代化的发达国家,也不得不承认,“今天,技术的进步已经使得人类可以往返于地球与月球之间,但我们在处理人类事务方面依然捉襟见肘”。对这些问题拿起批判的武器,正确而且必要。问题是,如果人人都坐而论道,谁来为我们解决问题?
与解决问题相比,做个“批判家”并不难,对照理想,现实的缺憾俯拾即是。做个“愤青”就更容易,只需加一句“这个社会怎么了”,微博便会“很有气质”。但是,复杂的矛盾不会因批判自然遁形,社会的正义更不会因批判自动实现。斯洛文尼亚前总统德尔诺夫舍克说得好,“单靠政治人物的努力是难以改善世界的”。社会的每一根毛细血管,都不能放弃对肌体健康所负有的责任。
[结合社会现实列举反例]
“颠簸于批判主义的无边波浪之中,我们需要寻找一块陆地建构自己的理想。”令人欣慰的是,在我们的时代,有18名路人漠然而过的佛山街道,也有大学生司占杰倾注爱心的麻风病村庄;有彭宇案莫衷一是的质疑,也有硕士生李大学生读书目的,不是站在柜台边作行员,就是坐在公事房作办事员,脑子都不用,都不想,只要有一碗饭吃就算有了出路。甚至于做政论的,作讲演的,写不高明讽刺文的,习理工的,玩玩文学充文化人的……出路打算也都是只顾眼前。大家眼前固然都有了出路,这个国家的明天,是不是还有希望可言?兴办乡村图书馆的志向;有郭美美炫富的空虚手袋,也有志愿者行动的朴实守望;有校园里“怀疑的时代还需要信仰吗”的不休争论,也有新闻界“我是建设者”倡议的强烈共鸣……站在这块剧烈转型的不完美土地,有人沉溺于愤世嫉俗,有人习惯于悲观抱怨,但总有一些人以行动肩起责任,用积极主动的点滴努力,积攒起改造社会的正能量。
时代不仅需要解构,更需要建构。不要把批判的自由留给自己,却把创造的权利让给别人。历史的原野如此辽阔,作为时代的一员,你完全可以栽下花草、留下芬芳,种下树木、留下清凉。不仅当一个批判者,也要做一个建设者,每个人的一小步,就是时代前进的一大步。
[以社会现实中的反例与正例相合对比,丰富引证与抒情相合,呼唤人们做建设者,与前文方法论呼应]
其二 参照例题——独立命题
沈从文曾经在《云南看云》一文中写道:“大学生读书目的,不是站在柜台边作行员,就是坐在公事房作办事员,脑子都不用,都不想,只要有一碗饭吃就算有了出路。甚至于做政论的,作讲演的,写不高明讽刺文的,习理工的,玩玩文学充文化人的……出路打算也都是只顾眼前。大家眼前固然都有了出路,这个国家的明天,是不是还有希望可言?”
个体利益和家国利益,利益与理想,在现实生活和长远未来中如何抉择或协调,请谈谈你的感想或看法。
参照例题——2010辽宁取舍见智慧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3岁的托尼把手伸进瓶子,慢慢地抓了一把糖果,他想抽出手时,瓶口太小,出不来。他一颗糖也不想放弃,手又出不出来,“哇“地一声哭了。
农场主规定每个雇工除了工钱之外,还可以自选一筐水果带走。20岁的托尼看重一筐装的最满的大框,费了好半天也没搬动。他喘了口气,重新寻了一筐小的,高高兴兴地走出了果园。
老板宣布,谁能追回一笔30万英镑的贷款,就把其中的10万奖金给他。员工纷纷出马,却都无功而返。58岁的托尼也申请试试,两天之后就将追回来的20万贷款交给了老板。原来他告诉对方只需交21万就算结清,对方终于还款,他也分得了1万英镑的奖金。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有利益考量,也要有理想情怀
“如今的青年怎么了”,近来,关于青春的话题持续引发社会热议。有声音批评,本是最富朝气锐气、最有权利做梦的年轻一代,不少人却陷入利益的羁绊,精致利己而老于世故,热衷实惠而耻谈理想。
[结合社会反相提出疑问,开篇设问的写作方式数见不鲜,但仍然值得借鉴]
当今中国,利益的正当性早已“除魅”。对利益名正言顺的主张,让人人得享发展成果,“利益觉醒”可说是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成就之一。马克思早有断言:“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刻意回避利益,岂止是陈腐迂阔,离开利益的齿轮,世界将空挡滑行。对个人也好,对社会也好,都如小平同志所言,“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主义”。
[欲擒故纵,先承认物质利益的合理性]
[承上转折,提出表面与本质、暂时与长远的对立,透视材料、深入分析现实。诗意的文字尽力使说理不流于说教,并结合反例生动写实。]
这是现代版的义利困惑,也是堕落版的利益考量。走出了“耻于言利”的时代,难道就一定要抛弃“时刻准备着”的理想?经历着“利益解放”的大潮,难道就一定要放弃“为了全人类”的信念?拒绝利益主义独步天下,理想情怀又该何处安放?
[连续提出反问,引起读者思考]
[正例分析理想高于现实才能成就生命的深刻和伟大]
[以叔本华的名句回答“理想”的定义,结论明确、观点清晰,成为论、据明白的好文章]
其三 参照例题——2010重庆 难题
22. 请以“难题”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有“问题意识”,也要有“过程意识”
曾有学者慨叹,我们遭遇了一个“问题的时代”。从大都市恼人的雾霾到田野间空心化的村庄,从“蚁族”、“蜗居”难圆梦想到“舌尖上的安全”屡现危机。翻开报纸,相关讨论不绝于耳;打开网络,种种质疑迎面而来。一时间,问题让人烦恼,问题使人愤怒,问题令人“绝望”。
如何看待我们时代的问题?
[欲擒故纵并提出问题。先形象写出面对问题的茫然和恐慌等极端情绪,引起读者思考]
“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是对问题应有的态度。“问题是时代的声音”,30多年改革开放历程,可以说正是在解决问题中步步向前。如果眼里没有问题、心里没有期待,也就不会改革、难言发展。有“问题意识”,是认识能力提升的表现;能畅所欲言直面问题,更是时代社会的进步。
然而,过犹不及。如果“唯以问题识天下”,群情激愤中,任“问题焦虑症”裹挟成极端情绪,固化为狭隘认识,演变为偏执思想,将人人变成易燃易爆品;如果“只让问题遮望眼”,心灰意冷间,让“问题悲观症”驱逐社会自信心,抵消发展正能量,吞噬我们的幸福感,“问题意识”本身就也成了问题。
[解决开篇设问:茫然和恐慌等极端情绪无益于解决问题。]
今天的中国,发展很快,矛盾高发,问题不少。我们固然要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但也不能期望万年之事、朝夕解决。将问题拖成历史问题诚不可取,毕其功于一役也绝不现实。任何时候不能忘了,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对各种问题,不切实际的空头支票,超越阶段的夸张口号,或是“一招就灵”的万能良药,不是天真幼稚,就是轻浮狂躁。
[具体解决方案:结合中国现实]
希望找到一个总开关,按一下就解决所有问题,肯定是空想。但在充满纠结的生活中,几乎每一个问题的细节里,倒确实暗藏着一个“哲学按钮”,按下那个按钮,被遮盖的意义就会一目了然。比如,农民工问题。过去十几年里,2.6亿农民相继进城,接近俄罗斯和日本人口的总和。他们的生活要在短时间内超越“绿皮车、编织袋”阶段,子女教育与就业,自身医疗与住房,十几年积累的问题要一下解决,即便是奥林匹克山上的希腊诸神,恐怕也无能为力。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消化问题同样需要时间。用辩证法的方式考量社会进程,才能还原事件的真实意义。
解决问题的愿望迫切,可以理解,更应该重视。不过,如果能多点“过程意识”,会更有利于看到主流、形成共识。比如教育公平。北京、上海的常住人口中,非户籍人口占三分之一强。异地高考理应破冰,可如果不加任何限制地开闸放水,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即使翻番,也无法满足如此激增的就读需求。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不正是在这样的日拱一卒中,才逐渐逼近问题的最终解决?
抽象的价值,存留在理论之中;具体的公正,则需体现在每一个人身上,不像喊喊口号那样简单。医疗改革既需协调利益魔方,更需面对海量刚需和分布不均的现实;收入分配改革“分好蛋糕”理念明确,具体调整却是复杂的系统工程。知易行难,在当前中国,尤其如此。不存在一种简单化的理念,可以立竿见影搞定所有“中国式问题”。30多年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正是从哲学层面上理清了问题与过程的关系,才摒弃了急于求成的冒进,拒绝了休克疗法的诱惑,找到了正确的逻辑和顺序。
[结合中国现实的解决方案还要关注过程]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有时候,我们的确感到被问题“追着走”、“推着走”。这可以理解,转型期中国问题一大堆,公众和舆论更加敏感,未来的改革之路肯定也充满挑战。但也要看到,正是在对问题的不断突围中,国家社会得到了实质性改善。既有“问题意识”,也有“过程意识”,才能让改革者有更多回圜余地,才会对未来更有信心。
其四 参照例题——2013西城一模
“我”,是每个人在考虑具体问题乃至面对整个人生时常常顾及的概念。对自我的淡化或强化,表现在生活的诸多方面,我们常常面对“无我”与“有我”的拷问。
请以“‘无我’还是’有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有个体意识,也要有全局观念
[再一次,形象写出现实反相,引起读者思考]
这正是社会治理的复杂性所在。
[运用熟语形象写出不同人追求个体利益的状态、方式]
[承接前文,从历史角度解释原因]
一切都让个人听命于集体,强调个人为“全局”无条件牺牲确属苛求;但“我满足了,才是公平,我满意了,才叫正义”,肯定也非理性。如果每个人都想着一己之私的最大化,完全以自身的感受衡量社会进步,“各私其私,绝无国民同体之概念”,不仅难以发育出良好的社会,也难以长久维持个体的利益。
社会的发展,将个体的尊严和福利推上了空前的高度,但也要看到,超乎历史条件和时代环境的个人主张,可能成为国家之痛。对“从摇篮到坟墓”高福利制度的过度追求,让欧洲国家掉入高成本、高税收的陷阱,社会危机由此而生。同样地,在中国进入快速城镇化的当下,要求取消所有城乡差别,在教育、医疗、户籍制度等方面实现绝对的均等化,不仅是脱离历史的,也是超越时代的。
[列举中国和西方高福利国家的现实,强调个体与整体的关系]
从世界范围来看,20世纪以后,传统的权利概念经历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即绝对的、排他的权利须受到某种限制,以服从公共利益的需要。这个过程也是作为个体的公民重新进入社会的过程,是意识到权利之上还有社会责任的过程。无视他人权利和社会整体利益,脱离时代的语境,抽象的权利只能在现实中逐渐风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