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时空(http://www.ghwshi.cn/):(经济观察)绿色金融产品延展服务“边界” 为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新社上海1月9日电 (高志苗)“到2025年,绿色融资余额突破1.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绿色保险覆盖面显著扩大,保障金额突破1.5万亿元。”9日,上海银保监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上海银行业保险业“十四五”期间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行动方案》,为上海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发展提出了“行动指南”。
事实上,绿色也是金融业近年来发展的关键词。协助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发行全国首单自贸区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帮助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发行全国首单以人民币+欧元双币种发行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自贸债……华夏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乔波“盘点”分行2022年绿色金融产品时,列出诸多“首单”。
“金融助力绿色发展,主要体现在引导和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授信策略、投融资政策等引导资金流向绿色环保、清洁节能和污染防治等领域。我们加强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已经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建立合作,共同探索碳排放权、碳汇质押贷款等领域。”乔波对中新社记者说。
多家机构预测,中国要实现碳中和目标,未来30到40年的新增资金需求在100万亿元到200万亿元。而在巨大的资金需求下,绿色金融将成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工具。
在巨大的市场前景下,各大金融机构也在延展绿色金融产品服务“边界”。在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看来,近年来,中国银行业绿色金融产品不断丰富,从表内业务向表外延展。
他观察,一方面,银行用传统的信贷方式向绿色产业和绿色项目提供支持,同时在绿色金融的细分领域展开创新;另一方面,银行也通过很多非信贷的方式,为绿色产业和绿色项目提供融资服务。同时,随着绿色金融的发展,市场上也逐渐出现了面向个人的绿色零售产品,如低碳信用卡、绿色柜台债、绿色理财等。
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组成,上海证券交易所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开发绿色指数,为市场提供诸多绿色投资标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上交所已与中证指数公司发布了超过120条绿色相关指数,在上交所上市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产品49只,产品规模约570亿元,占境内同类产品的80%以上。
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蔡建春日前表示,“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纳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我们加快推出以降低碳排放强度为目标的指数,先后发布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中证碳中和60指数、沪深300碳中和指数等,助力实现国家双碳目标。”
随着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等概念兴起,复合型人才需求也在持续加大。CFA Institute(CFA协会)中国区总经理张一认为,未来可持续金融会是整个金融行业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它发展过程中,相关人才和能力建设的需求显得尤为重要。
“在全球,ESG的概念现在处在逐渐达成统一的过程中,分化也很明显。金融人才要适应市场,只有适应市场发展、有国际视野的人才能为市场发挥最大效用。”张一说。(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