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字号:默认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北京市纳入“无事不扰”清单企业达10.5万户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如何构筑中国经济重要增长极?

2022-01-10 19:06 出处:网络 人气:  评论(0

  长三角区域城轨打造“互联互通智慧地铁圈”,沪苏通铁路开通运营,长三角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线”……作为长江经济带“三极”之一,长江三角洲区域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合力构筑中国经济增长的“东方明珠”。

  2016年1月5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召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的组成,在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据中国国家发改委日前介绍,长三角地区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基本形成。创新策源能力建设不断加强,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基本建成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从2018年的24.1%提高到2021年前三季度的24.5%。

  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动能十足”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何建华告诉中新社记者,20世纪80年代来沪求学,从南通港到上海十六铺码头要颠簸6个小时。现在高速公路、铁路将城市串联,区域一体化“一杯咖啡的时间”就可畅游长三角。

  何建华介绍说,交通基础设施共建只是长三角一体化的缩影,自2018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三省一市在协同发展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如协同创新、网络建设、产业分工协作、生态环保、便利共享等方面。

  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看来,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是形成产业链的互补,创新链带动产业链。目前,长三角区域内部分产业已逐步形成完整产业链。上海的创新优势以及外资集聚优势,浙江的经济活跃度,江苏重大产业集聚的辐射优势,安徽的科创优势,与区域产业链紧密结合。

  汪泓表示,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为例,长三角地区总部企业位于上海,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主要分布于浙江杭州、江苏南通、安徽芜湖等城市,电动机主要分布于浙江杭州、绍兴等城市,汽车装配则主要分布于安徽芜湖等城市,区域产业链的互补性很强。

  资源整合集聚发挥“龙头引领”

  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学良告诉记者,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何建华表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极大的区域带动性和示范作用,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将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和华东地区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关键在于‘整合集聚’‘转型升级’,也就是要对原来区域内每个城市内生性自我碎片化发展模式进行整合,真正一体化发展,更好地集聚各种优质资源,转型升级增强提升长三角区域整体竞争力,更好地代表国家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何建华说。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沈国兵指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与长江经济带发展同为国家战略,两者相互促进。推动区域一体化和协调发展,长三角应形成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着力打破行政壁垒的约束,创新机制体制改革,探索区域合作的新形式和新举措。

  高质量发展构建城市群“比肩世界”

  以纽约为核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芝加哥为核心的五大湖城市群、以东京为核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伦敦为核心的英伦城市群,以及欧洲西北部以巴黎为核心的城市群是当今世界五大城市群。在何建华看来,长三角城市群最有希望打造成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发达城市群相比,从劳动生产率和人均GDP两个视角来看,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其区域内各种要素资源禀赋也很强,而且有辽阔的国内市场做支撑。从国家顶层设计来说,要把长三角打造成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级,代表国家比肩世界。”何建华说。

  张学良也表示,长三角既要在适度增长速度的前提下实现高质量发展,又要在高质量发展的保障下实现可持续的适度增长。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更需处理好质与量的关系,要以量的提升来促进经济集聚水平,进而带来质的飞跃。

  “一个可行的路径是,深化探索新型城市合作模式,包括毗邻区合作、示范区合作、新型‘飞地经济’、城市对口合作、跨区域跨流域生态补偿等。通过城市功能统筹、交通对接、产业与创新协同、公共服务共享、环境共治等,不断完善和提升区域一体化。”张学良说。(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分享给小伙伴们: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加入我们|投稿反馈 邮箱:28175754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