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时空(http://www.ghwshi.cn/):做能创作的相声演员
提起“笑话篓子”刘俊杰,津城爱听相声的朋友几乎无人不知。他师承苏文茂先生,曾3次走上央视春晚舞台,他的《找毛病》《戏迷》更是许多相声迷津津乐道的经典段子。记者在“南开杯”第三届全国(天津)相声新作品大赛期间对这位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进行了专访。
刘俊杰16岁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空军政治部文工团,那时候,相声对于他来说是一种单纯的喜爱;1980年,调入天津市曲艺团正式成为一名相声演员的时候,他把这种爱好变成了职业;现如今,相声对他来说已经成为一种事业,一种理想。
刘俊杰热爱生活,喜好读书,艺术眼光敏锐独到,他的相声继承发展了苏文茂以“文哏”见长的路子。苏文茂台风轻巧明快,潇洒飘逸,一派文人风度。刘俊杰口齿伶俐,含蓄幽默,表演庄谐得体、意蕴深刻,尤其擅长细腻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
在过去的时代中,如果一个相声演员能捧、能逗、能唱太平歌词、能唱数来宝、能使单活,这就算是一个合格的相声演员了。但刘俊杰为自己加上了一条:要能创作。“能创作的相声演员才会更有前途”。
刘俊杰之所以能从众多相声演员中脱颖而出,成为别具个性的一员,就是得益于他的创作。刘俊杰1980年开始创作,可谓是相声界的“高产作家”,并且作品都不是昙花一现,而是生命力长久、至今还在演出的。他的早期作品《话说天津卫》《食品探亲记》就已显露才华;后来又以《找毛病》等多个作品展示于中央电视台荧屏之上而名声大显。刘俊杰是一个勤奋的人,成名之后的他笔耕不辍,继续倾心创作,写出了不少如《论酒》《说吃》《传统与现代》等脍炙人口的相声段子。
在刘俊杰看来,创作好的新作品,才是发展“相声文化”的根本。俗语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今很多演员的表演水平都很高,但是始终苦于没有优秀的作品。提及新作品,不得不提传统活。在许多相声舞台上,演员们多以传统活进行表演,鲜有创新。“优秀的相声演员表演传统活都是十分扎实的,然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都是新作品。像马三立大师的作品大部分都是新节目,《十点钟开始》《逗你玩》等,再比如马志明的《纠纷》,李伯祥的《聊天》等也都是新作品。”刘俊杰解释说,“我们所谓的传统相声,在当时也是新相声,是历代艺术家不断地完善传承,才使之成为传统节目。”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欣赏角度也与以前有了很大差别,一些传统相声段子已经逐渐不再适应现代人们的需求,这也成为创作新节目的必然要求。而本次举办的‘南开杯’第三届全国(天津)相声新作品大赛为不少青年相声演员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使优秀作品与精湛表演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让更多的青年相声演员有了更加广泛的发展空间,有力推动了相声事业繁荣发展。”刘俊杰如是说。
作为本届相声新作品大赛的评委,刘俊杰表示,本届大赛得到了全国曲艺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征集到了300余个来自全国各地的相声新作,呈现在舞台上的新作品反映的都是发生在观众身边、让观众感兴趣的生活,十分“接地气儿”,而且众多“80后”、“90后”相声演员的精湛表演最大限度地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其实,相声的魅力和真谛全在“逗你玩”,如果在发笑之余能引起观众思索共鸣,那就是高手。
最让刘俊杰欣喜的还是在闭幕式演出现场,作为活动冠名方的南开区荣膺“中国曲艺之乡”的称号,这是本市获得的首个“中国曲艺之乡”称号。刘俊杰说:“对于相声演员来说,南开区无疑是曲艺发展的沃土,希望这片沃土能滋养越来越多的后起之秀,弘扬传统文化,繁荣发展曲艺事业。”